第四十章 你们真的是来修听雨楼的?
县城的夜晚与北京截然不同。
没有刺眼的霓虹,没有川流不息的车灯,只有路边摊的灯泡在夜色中晕开一团团暖黄的光。
沈云蔚和荆小阳并肩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,脚步声在静谧的巷弄里格外清晰。
一座石拱桥横跨在小河上,桥头挂着红灯笼,映得水面一片粼粼的暖色。桥边有卖糖画的老人,有嬉笑追逐的孩童,还有三三两两散步的居民。
“和北京完全不一样。荆小阳趴在桥栏上,望着水中的倒影,“这里的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。“
沈云蔚站在她身侧。夜风拂过,带着河水湿润的气息。他忽然想起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静静地看过一座桥、一条河了。在北京,他永远在赶时间,赶方案,赶进度。
“师父,你会不会觉得这里太安静了?“荆小阳转过头,眼睛里映着灯笼的光。
沈云蔚摇头:“不会。“
“我也觉得这里很好很美,连心都安静了好多。”风吹起她的长发,露出洁净的面庞。
“你从前没离开过北京吗?”沈云蔚问道。
荆小阳点点头:“没什么机会离开,只是在书里,网上看过这些,但是没有亲自来,还是体会不到,这里有北京没有的味道。”
“什么味道?”沈云蔚好奇她眼中的世界。
“说不好,好像比较落后,但是更让人觉得是活着。”荆小阳认真地回答道。
沈云蔚笑了起来,正要说话,荆小阳突然拽住沈云蔚的袖子,鼻尖微动,“师父,你闻!是烤红薯的香味!”
说着她就跑向了街角的卖烤红薯的摊子,谁知脚下踩到了青石板缝隙里的苔藓,差点摔了出去。
沈云蔚反应极快,一把扣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回。荆小阳踉跄着撞进他怀里,薄荷混着松木的气息瞬间将她包围。
“慢些。”沈云蔚的声音从头顶传来,温热的手掌却多停留了两秒才松开。
荆小阳的心头突突直跳,一半因为惊吓,一半因为沈云蔚。
“你要哪一个?”沈云蔚站在摊前选红薯,拿不准主意。
荆小阳随便指了一个,老板称好后,沈云蔚接了过来,却没有直接递给荆小阳,他剥开红薯外皮,这才递给她,“小心烫。”
荆小阳红着脸接过红薯,轻轻抿一口红薯,才发现沈云蔚一直目光温柔地看着她。
“甜吗?”沈云蔚问道。
荆小阳点点头:“这是我吃过最甜的烤红薯了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沈云蔚笑得眉眼弯弯。
他们沿着河边继续走,路过一家还在营业的旧书店。店主是位戴老花镜的婆婆,正就着台灯修补一本破旧的《水浒传》。
荆小阳好奇地凑过去看,婆婆笑呵呵地递给她一块麦芽糖:“小姑娘,外地来的?“
荆小阳点点头,好奇地看着书店里面的书,都是些市面上很少见的线装本古书。
她在书架上看了一会,突然发现了一本发黄的线装书上面写着《听雨楼剧目集》。
“师父,你看这本!是听雨楼的里演出过的剧目!”荆小阳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本书。
婆婆抬头问道:“你们知道听雨楼?”
“我们是来修听雨楼的!”荆小阳含着糖,声音含糊却雀跃。
婆婆愣了一下,仔细看着两人,似乎不大相信。
沈云蔚拿过了那本书仔细翻了翻,里面有很多关于听雨楼的剧目,还有些老照片和介绍,“婆婆,这本书多少钱?”
婆婆没有回答,“你们真的是来修听雨楼的?”
“真的。”荆小阳掏出了证明,“是你们县文保局的李科长请我们来的,这本书对我们修复听雨楼有很大的帮助。”
婆婆看完了荆小阳的证明,沉默了片刻,“这本书是不卖的,但是你们既然是来修听雨楼的,这本书就送给你们了。”
“那怎么行?”荆小阳惊呼一声。
“只要你们真的能把听雨楼修好,就是最好的。”婆婆随手指向了墙上,“听雨楼对我来说很重要。”
两人这才注意到,墙上挂着一排旧照片,照片里面的人穿着戏服,模样和婆婆颇有几分相似。
两人在书店里听到了一段戏曲世家的往事,在流光岁月里,婆婆的先祖们曾经在那座戏台上登台,为这个小城留下过一段段优美的倩影。
离开书店没多久,一滴冰凉的雨水突然砸在荆小阳的手背上。紧接着,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下来。
“下雨了!”她惊呼着去护怀里的戏本,却被沈云蔚一把拉进路边的茶棚。脱下的外套已经罩在她头上,带着体温。
“站着别动。“沈云蔚转身又冲进雨里,回来时手里多了把青竹伞。伞面很窄,他不得不将荆小阳往内侧带了带。两人的手臂隔着衣料相贴,谁都没有挪开。
雨水顺着伞骨滴落,在脚边汇成小小的溪流。荆小阳偷偷抬眼,看见沈云蔚的侧脸被灯笼映得格外柔和,睫毛上还挂着细小的水珠。
“师父,你肩膀湿了。”她小声说,下意识伸手去拂。
沈云蔚微微一僵,却没有躲开:“没事。”
雨幕中的石拱桥像幅水墨画,桥头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晃。他们站在桥**躲雨,荆小阳突然指向河面“师父快看!”
一对白鹭正依偎在芦苇丛中,细雨落在它们洁白的羽毛上,又轻轻滑落。
沈云蔚的目光却落在荆小阳被雨水打湿的鬓角,那里有缕头发不服帖地翘着。他鬼使神差地伸手,却在快要触及时收了回来。
“头发。”他别过脸,心跳地却非常厉害。
荆小阳慌忙去摸,却听到头顶传来一声轻笑。抬头正对上沈云蔚难得含笑的眼睛,顿时明白被捉弄了:“师父!”
她作势要打,脚下又是一滑。这次沈云蔚直接揽住她的腰,两人在桥**晃了晃才站稳。雨伞掉在地上,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,却没人去捡。
呼吸交错间,荆小阳发现沈云蔚的睫毛真的很长,雨水挂在上面像细小的星星。她突然想起戏本里那句“则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”,心脏怦怦直跳。
沈云蔚先松开了手,弯腰拾起伞:“回去吧。”声音比平时低哑几分。
回招待所的路上,雨渐渐小了。经过一棵老槐树时,沈云蔚突然停下:“等一下。”
他抬手从枝头折下一小簇被雨水洗得发亮的桂花,别在荆小阳的衣襟上:“驱驱霉味。”
细碎的花瓣沾着雨水,在衣领上留下淡淡的水痕。荆小阳低头轻嗅,再抬头时,发现沈云蔚的耳根在月光下泛着可疑的红。
